如何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来听听北京的探索|青年茶座
当前栏目:论述解读阅读量:发布日期:2023-05-31分享到:
编者按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开展。为做好主题教育报道,中国青年报社《青年茶座》节目邀请各界嘉宾,分享边学习、边调研、边改进的心得体会。
“大学、中学、小学思政课都讲‘规则’,主题是共同的,不同学段该讲什么?”
“思政课怎么去考核孩子?是用考试去考核?还是用社会实践?”
……
节目录制现场,三位分别来自大中小学的嘉宾和北京市教科院的专家围坐茶桌,与主持人、中青报记者樊未晨一起畅聊中小学思政课的变化。
一年前,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改革创新成果正在校园中实践。
节目现场,主持人请在座嘉宾讲述印象中传统的思政课。
华北电力大学学生王义回忆,思政课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里,理论多一些,趣味性不足。
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校长祝莉娟说,部分地区小学思政课老师专业化水平有待加强,有时候会比较难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崔楚民说:“思政课考满分,就是真的满分了?”他认为,受应试教育影响,思政课的考核方式未来还需进一步探讨。
“国家的顶层设计与接地气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上好‘大思政课’。”北京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介绍,调研组在北京走访了121个大、中、小、幼基地校,调研3万学生和1000余名教师后发现,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下,不同学段的思政课逐渐衔接得更好,产生了1+1>2的效果。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崔楚民在节目中坦言,如今学校正在不断创新思政课考核方式,考试内容和方式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以期更全面、准确地评价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祝莉娟也在节目中提出,提升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比例是未来小学思政改革的重点之一。
除此之外,谢春风和祝莉娟不约而同地提议,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让家长以讲师的身份走进思政课、与社区联手打造育人实践基地……在祝莉娟看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两位校长在《青年茶座》节目录制现场中分享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给课堂带来的变化: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把思政课堂“搬”到了北大红楼,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先辈奋斗历程。
不仅如此,学校还搞起了“新型班会”,让家长和社会优秀青年代表参与其中。“班会也成了思想教育的一大阵地。”崔楚民说道。
在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五年级的刘若楠穿着粉色的裙子独舞《城南旧事》。
这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举办的《大思政善用之》——北京市思政一体化重大课题研究推进小学阶段实践成果展示会上,展示快乐成长、智慧发展的学习成果。
听完几位嘉宾的分享,王义兴奋地表示,他很想变成小孩子,去体验一下现在的中小学思政课。想起曾经的支教经历,他希望思政课的进步能惠及边疆的孩子,让他们更加懂得爱国向善、求真务实的人生哲理。
从小学到大学,从孩童到青年,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