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北京4月19日电(实习生徐盼 记者陈凤莉)今天,九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胡伟武,全国青联委员、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田宁一行三人来到中青在线演播室做客,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他们在竞争残酷的科技领域执著追梦的奋斗历程。
5岁开始上学、11岁休学一年在家放牛、15岁高中毕业后回乡做三年农民,袁亚湘受过无数累也遭过很多罪,但这些苦和累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数学的渴望。在他看来,这种渴望都源于兴趣。袁亚湘相信,兴趣才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动力,“外在的因素都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唯独兴趣是自己内心不变的东西,另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研究,很容易就能把兴趣变成自己的事业”。
在访谈期间,有网友提问青年究竟该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袁亚湘坦言:“有家长、老师指点最好,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要靠自己去不断尝试可能感兴趣的东西。”在袁亚湘看来,能力和兴趣在一定的水平之后是相辅相成的。
可如何能在还未获得任何成就前“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兴趣?袁亚湘的建议是:“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不一定每一圈都得跑在最前面,阶段性的成功或失败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能坚持到底。”
1991年,大学毕业的胡伟武看着自己的同学纷纷出国、进国企,一心想要“为国家的计算机事业做点事情”的他却留在了“比较差钱”的研究所继续深造。因为经常熬夜加班甚至连续7天不睡觉,如今的胡伟武头上添了很多白发,但在他看来,这点苦都不算什么,“在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最困难的不是辛苦,而是大家信心不足”。面对“怎么做、有没有必要做”的疑问,胡伟武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做事情的方法可以变,但是目标不能变。”在胡伟武看来,青年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是坚持,“目标不要轻易调整,但是方法要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变化。另外,碰到问题要多向长辈请教,并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思考”。
做好全局优化的人生设计、努力艰苦奋斗、坚持一辈子学习,这是胡伟武始终信奉的三条人生准则。1999年,揣着东拼西凑来的3万元,带着家人“这些钱会不会打水漂”的忧虑,还是浙江大学大三学生的田宁毅然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征程。田宁说,自己也是经历了坚持、坚持、再坚持的过程。
“我们不要太在乎一段时间的得失,认准了就要努力坚持钻研下去。”说起成功和失败,田宁有自己的看法,“一次失败不等于以后就不能成功,我们要感谢失败,正因为有了失败的教训,下次才不会犯类似的错误,成功的几率也会更高。”
“青年怎样才能减少尝试中的不必要错误?”面对网友的提问,田宁的回答干脆利落,“多向前辈请教、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