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聚焦网瘾话题

当前栏目: 团中央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0-07-07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中国共青团网7月5日讯(记者 张晓琳 通讯员 黄海悠摄影报道)2010年7月2日,“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第八场讲座“网络成瘾:网瘾,离我们有多远”在北京工业大学礼堂举办。大讲堂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网联合主办,中国文明网、神州媒介素养网、分众传媒等协办。

 

  本次大讲堂由著名网瘾防治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担任主讲人,他为来自北京陈经纶中学珠江帝景分校和朝阳区弘善学校的近千名中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深入浅出的演讲。在成瘾医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方面有着较深造诣的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治疗中心主任陶然担任嘉宾,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朱晓琳担任现场主持人。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群体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2400多万人,值得一提的是与2005年相比,13-17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47.9%的网瘾青少年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一个个数据让人惊心,家有一个“网瘾”孩子,几乎就可以毁了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网瘾”的日趋蔓延,已发展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陶宏开教授从自己学电脑的经历讲起,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网络时代电脑到底属于“生产力”还是“游戏机”?思考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及深层次原因等等。他认为如今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电脑游戏化、网络娱乐化、游戏暴力化”的现象,一些青少年上网仅仅是以游戏和娱乐为主。他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分析网瘾青少年的网瘾成因与其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密切的关系,“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应该主动地学习和掌握防止网络成瘾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陶宏开教授看来,娱乐可以分为三种,即寓教于乐的娱乐、休闲娱乐和有害娱乐。大部份的网络游戏属于第三种,因为具有主动性,无限性、控制性三大特征,使得很多孩子沉迷网络,脱离现实生活。

  陶然主任所在的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制定了《网络成瘾诊断标准》,这是第一个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在陶然看来,网瘾只是表面现象,它的背后是孩子们深层次的心理问题,预防网络成瘾,首先要培养人的情商,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教育要提倡大教育,包括智商教育、情商教育、自我教育,爱的教育、情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青少年有压力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青少年也要处理好同老师、父母的关系,要把自己变成内控型人格,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评价、物质化的东西。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的孩子们与陶宏开、陶然和主持人朱晓琳展开了热烈的交谈,他们向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有位同学提出来“您说‘养不教、父之过’,我并不觉得是这样,曾经品学兼优的同学成绩一落千丈,说明他父母对他的教育是好的”,还有的同学提出来,“有关部门对网络游戏有管制吗?”,“有些孩子通过网络获得成就感,这是心理有问题吗?”“职业玩家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项与金钱,请问专家们怎么看待”,还有同学建议大家可以在《中学生时事报》网站里做竞赛题,也可以在开心网里做测试题,号召大家在健康向上的网站里争当强者,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与专家展开了探讨和辩论,在专家的引导和解答下,大家对网络、网瘾、网游等问题甚至对人生、对生活也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尖锐的问题、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深入的思考,这正是网络素养大讲堂的本来之意。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珠江帝景分校校长高英秋说,一些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较大而沉迷于网络,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显得尤为重要,从深层次分析网瘾的成因和危害,对指导中学生远离网瘾有很好的作用。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
编辑:团省委


梦大道APP

扫码下载安装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青年筑梦大道

官方订阅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103.2万粉丝

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

82.9万粉丝 195.3万转推

官方抖音号

一键扫码关注

官方快手号

扫码一键关注

162万粉丝 1.5亿点赞量

官方B站

手机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