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家族要搞‘大祭’,每个外出工作的族中人,有条件回去的都要回去,在祖祠中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来自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在南宁一家国有企业当高管的黄云告诉记者,“大祭”少了以前的大量燃放鞭炮,多了读祭文和行三跪九叩大礼的礼仪,“比从前文明多了”。
桂东的玉林、梧州、贺州等地,近年清明节有回归传统的趋势,许多乡村在清明祭祖时越来越注重在墓前行跪拜、洒酒等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忘记什么也不能忘记祖宗。”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说。
“梧州植梧、柳州植柳、桂林植桂”,广西的一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绿”的传统。清明节前后,人们往往上山植树,在门前屋后栽花种草。当地人相信,“清明植绿”一可美化庭院,二可驱妖辟邪。
来自湖南浏阳市柏家镇的林敬南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会选择回老家‘植绿’的方式祭扫祖墓,拜祭时不再焚烧香烛、纸祭品和燃放鞭炮,过一个低碳的清明节。”
林敬南是南宁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副总经理,家乡有“联宗祭祖”的传统习惯,往年回乡过清明节总要大操大办一番,有一年光鞭炮就烧掉10多万元。
含泪伫立,寄托哀思。在亲人的墓前敬献鲜花,则成了许多城市清明节扫墓的“主流”形式。在这个特别的节假日,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各种鲜花走俏,菊花、百合、康乃馨等花色,绝大部分“流”向各个公墓。
由复杂奢侈的祭祀到简单环保的“植绿”献花,越来越多在改革开放中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有了担当社会责任的自觉。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在中国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农历4月5日前后,通过祭扫活动纪念已逝亲人,向来十分重要。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踏青。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在花草返青的春天,结伴到郊外原野欣赏风景,并进行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尽显风雅。
正在北京一所大学深造的广西学子李桂林,就选择清明期间与同学们结伴到杭州西湖春游。他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组织‘专业’的旅游,一边欣赏风景、梳理心情,一边宣传环保、关注世情。”
一边踏青,一边享受特色美食,许多人尽可能让自己过上一些快乐的“慢日子”。中国郊外乡村中遍地开花的“农家乐”,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吸引大批市民光顾。人们携妻带子,扶老携幼,或一家出行、数家结伙,或呼朋唤友、引亲叫戚,尽情尽兴,其乐融融。
在明媚的春光里欣赏自然美景,品尝绿色美食,陶情怡性、返璞归真,力求尽情尽兴。这样的踏青,已成为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厌倦都市快节奏生活的中国市民的一种追求。
清明节被明确为法定节假日,强化了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不仅促成了踏青活动的流行,更增强了中国家庭的凝聚力。
正值历史罕见的西南大旱,自觉选择文明、环保的祭奠方式,过一个“低碳”的清明节,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
像千千万万的网民一样,四川成都市政法系统的公务员杨荣佳选择了网上祭奠。“在网上敬献鲜花代替现实中的焚烧纸钱和冥币,既文明又环保。时代进步了,祭拜先人重在缅怀,没有必要铺张浪费。”他说。
网祭省钱省事,但也有其隐忧。比如,许多人“忘祖”“忘根”。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清明节这个传统的祭拜习俗当然不应淡忘,但许多年轻一代已经不知道祖辈的姓名和生平,我对爷爷的真实姓名和诞辰、忌日都忘记了,又不敢开口问父母,担心会引来他们的责骂。”广西大学一位大四学生为此感到很惭愧。
“我们也十分盼望能回乡祭祖,和家人团聚。但工资低、开支大,一来一回花费太多,实在是划不来。”从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到南宁务工的姚斌说,“只能在网上扫墓,向祖辈敬礼了,希望得到他们的原谅,更希望得到他们的保佑”。
在中国人骨子里,“家”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上“人”的远走他乡,容易生发越来越浓厚的乡愁。中国的大开放、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加重了人们对家乡、亲人的牵挂。
大多数“北漂”到北京、“沪漂”在上海、“南漂”走广东的“80后”,因为常年漂泊在外,“低薪+蚁居”,使他们只能一边梦回家乡,一边在现实中放飞梦想。
“每当清明,总会枕着泪水入梦,梦里有我们碧水蓝天的故乡,梦里有我们天真无邪的笑颜,不知道献给天堂的思念,有没有一缕像春风般温暖的回音?”一位青年作家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上一篇长达万字的祭文,表达对亲人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