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期望特约记者陈安宇 今起小产权房断水断电 向违建工地供电要担责 为了从源头上打击违法建筑,龙华区协调供水、供电及混凝土供应部门,协同制止违法建设行为,从6月1日起,对于辖区内的违法建筑,一律采取断水断电断供的方式,让违法建筑无法继续施工、无法使用。 新的协同打击违法建筑模式,改变了由城管执法队伍单一主体、单一手段打击违法建筑的局面,形成多管齐下、高压合围打击违法建筑的新局面,大大提高打击违法建筑的效率。 据悉,小产权房等经营性违法建筑及在建违法建筑将是重点打击对象。龙华区要求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部门,对违法建筑一律不得出具办理供水供电及证照等证明手续。其次不听劝阻向违法建筑供水供电的,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对违法建筑标注明显标识 提醒市民不要购买 “许多违建业主的动机,就是想通过经营违法建筑来盈利。而违法建筑质量没有保障,产权没有保障,对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整治违法建筑,就是对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龙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表示,违法建筑本身就不具备合法性,如果放任其经营销售,将产生许多社会问题,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故此将“优先”进行强制拆除!另外,对于可能进行经营销售的违法建筑将尽可能标注明显标识。 新建违法建筑一旦发现坚决拆除 龙华区委、区政府将对辖区内的违法建筑小产权房进行彻底的摸底调查,一一统计成册,一家一家查清楚。同时,各街道办、镇政府作为第一责任单位,要及时发现辖区内的违法建筑,早制止,早教育,并且及时向城管部门通报,形成联动机制。对于打击违法建筑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奖励,做得不好的要进行问责。 “打击违建工作肯定要长期坚持下去,让想搞违建的人不想为、不敢为也不能为,让老百姓明白政府打违的决心!”据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海口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对于新建的违法建筑,一旦发现就要坚决拆除,而且拆除费用由被拆人来承担。 接下来,龙华区将把打击小产权房违建作为拆违工作的重点,继续坚持违建每日报告制度,对新建的违法建筑,将发现一宗立即组织拆除一宗。 相关新闻 本报海口5月31日讯(记者袁兰)记者从海口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海口重点拆除违法占用耕地、以盈利为目的的小产权房、严重影响规划、外地投资、顶风抢建等几类违法建筑,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量。此外,根据海口的实际情况,海口或将出台私宅报建的相关规定,以便老百姓依法建设。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海口市打击违法建筑的控制区域从以前的97平方公里,增加为633.47平方公里。今年4月,根据四个区上报的违建存量数据统计表明,目前,海口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共发现存有违法建筑1440宗、建筑面积578358.01平方米。 据统计,目前海口市查处的违建中,涉及土地违法的占到违建的80%左右,其余涉及规划、建设违法等。 对于违建屡禁不止的原因,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言,原因很多,有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有国土部门未切实履行职责的问题,有规划滞后的问题;有执法手段受限,查处违建的能力不强,手段相对单一,对当事人的威慑力较差的问题;有违建协同查处机制不够落实,违建查处没有形成合力,城管执法部门在违法建筑查处中“单打独斗”,整治效果不佳的问题;也有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健全的问题。但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违法建筑的“灰色”利益链没有得到切断。 针对目前违建的形势和存在问题,根据拆除存量以控制新增的工作原则,海口重点拆除违法占用耕地、以盈利为目的的小产权房、严重影响规划、外地投资、顶风抢建等几类违法建筑,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量。 此外,还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对新建道路两侧的土地予以控制,并投入资金及早征收道路两侧的集体土地为国有储备地。旧村改造要提前介入登记所改造村庄的房屋建筑情况,明确对新建和加建的一律不予以补偿。出台私宅报建的相关规定,以便老百姓依法建设。 |
|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责任编辑:
霍筱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