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玉(右一)看着《南国都市报》刊登胡总书记帮她包装青椒的图片,乐得合不拢嘴
4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海南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后,来到海口市,深入农村、企业,就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调查研究,同各族干部群众共商海南改革发展大计。田间地头,“和谐号”上,创意港区,规划展馆,都留下了胡总书记的足迹,也见证着胡总书记对800万海南人的鼓励和殷切期望。
17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循着胡总书记此次在海口考察的足迹,和亲爱的读者一起,重温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瞬间。
胡总书记和我们一起摘青椒
村民刘雪玉:
总书记帮我包青椒是大喜事
“真想不到,胡总书记会亲手帮我包装青椒,这可是大喜事啊!我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的。”17日上午,记者来到海口市龙泉镇五一村委会卜史村民小组村民刘雪玉家中,回想起当时的情景,28岁的刘雪玉心情依然十分激动。16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到五一村考察时,看到刘雪玉等10多名村民正在包装蔬菜,立刻上前帮忙,一边忙活,一边询问青椒生产情况。他鼓励大家大力开展蔬菜种植,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当天,胡锦涛总书记帮她为一整箱的青椒打包。
“胡总书记的手掌很宽,包装青椒时很灵活,他在帮我包装青椒的时候,还耐心地问我,青椒上面的叶子是否要剪掉。”刘雪玉说,胡总书记在包装好一箱青椒后,还特意向正在收购青椒的瓜菜商了解蔬菜销售情况,并叮嘱正在做无公害检测工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把好检测关,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
16日当天,刘雪玉顺利将10多箱青椒销售出去,其中包括胡总书记亲手包装好的那箱青椒。
“我有两个孩子,准备给每个孩子盖一座房子,让他们结婚后各住一套。”刘雪玉的丈夫在附近的沙场打工,她在家里种了5亩多地的蔬菜,家中的日子在村里算是比较红火的。在刘雪玉家中,除了有一套老式祖屋外,在2008年还盖了一幢两层楼房。盖房子的钱和日常开支,几乎全部是夫妻俩种植蔬菜赚来的。今年,刘雪玉种植的青椒已经采摘了三茬,每亩获利4000多元。和青椒种在一起的豆角,也即将上市,如果价格还行,今年一亩地的收入可能达到1万元。
“我最爱看《南国都市报》了,这份报纸我要珍藏起来。”17日上午,记者特意带了几份当天的报纸,送给五一村委会的村民。上面有胡总书记考察海南的报道、胡总书记帮刘雪玉包装青椒的大幅彩色照片。刘雪玉看到报纸后,乐得合不拢嘴。
“瞧,照片上这个站在总书记身边,穿格子衬衫的就是我。”五一村村民周月芳指着17日《南国都市报》的版面,开心地说。她今年33岁,种了10年菜,在2008年盖了新房子。她家种了4亩菜地,每年收入两万到三万元。
村民刘江丽:
总书记和我一起摘青椒
五一村委会村民刘江丽家的菜地就在公路边。她家的菜地非常规整,一畦畦蔬菜长势喜人。她种了9亩菜,里面套种着青椒、豇豆。此时正是青椒收获旺季,她种出的青椒个头很大,4到5个就有一斤重了。刘江丽和女儿各持一个水桶采摘青椒,不到两分钟,就摘了满满一桶。
刘江丽说,16日早上5点钟左右,她就起床下田采摘青椒。到中午11点钟左右,已经摘了好几百斤的青椒。这时候,突然看到很多人往菜地这边走来,当看清那位身穿白衬衫、戴着眼镜的领导时,她大吃一惊,激动得几乎喊出来,那不是胡锦涛总书记嘛!
“胡总书记走进菜地,亲手帮我摘下青椒,一边采摘一边问我,去年洪灾损失大不大、现在种菜收益怎么样?”刘江丽回忆说,“胡总书记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样。我当时心情太激动了,很多话都没来得及说。其实我还想和胡总书记说,虽然去年洪灾使田里庄稼全部绝收,但在政府帮助下,我家抢种了9亩青椒、豇豆,收入会比去年好。”
刘江丽说,今年青椒的长势尤其好,最多时一天能采摘五六百斤青椒,卖1500多元。她家大哥和小弟在城里打工,她和丈夫帮他们种地,9亩菜地每年收入有5万元左右。
村官陈世荷: 胡总书记问起种菜的事很仔细 ![]() “昨天太阳很大,胡总书记一点也不怕晒,在菜地里面呆了近半个小时,不停地向我询问有关蔬菜生产的情况。”4月17日上午,海口市龙泉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陈世荷回忆起胡锦涛总书记来视察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 “昨天上午,胡总书记让我回答村里的蔬菜生产情况。”陈世荷说,胡总书记问得很仔细,包括村里主要种植蔬菜的品种、今年的生产情况、青椒目前的价格、农民人均收入有多少,以及种一亩菜地农民能够赚多少钱等等。“我回答说,五一村委会辖有卜史、托村、永沃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96户2109人。全村农业生产以五一田洋水稻和反季节蔬菜为主,2010年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五一田洋面积13000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农民主要种植椒类、豆角、苦瓜、小南瓜、蕃茄、丝瓜、叶菜等。本地农民种植蔬菜已有40年以上历史,有丰富的蔬菜生产经验,蔬菜产量高质量好,同一品种蔬菜每斤售价均比全省各地高0.1-0.2元,许多农民靠种植冬季反季节蔬菜赚钱,盖起了一幢幢‘蔬菜楼’。” “胡总书记所提的这些问题让我很感动,想不到总书记会这么仔细地向我这个最基层的村干部了解蔬菜生产情况。”陈世荷说,“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抓蔬菜生产,依靠党和政府富国富民的好政策,依靠科技,依靠群众,让农民更加富裕。” 五一村瓜菜收购站检测人员李维: 胡总书记嘱托把好安全关 ![]() 对于五一村蔬菜收购点的农药残留检测人员李维来说,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田洋考察时,有两点是他意想不到的:他没有想到自己能与胡总书记面对面交谈,更没有想到总书记对农产品检测的流程询问得那么细致。 李维说,胡总书记考察时详细地向他们询问了瓜菜的取样、检测的标准、如何判定结果等程序。“没有想到胡总书记会对瓜菜检测流程问得那么细。”李维说,对于每一个检测人员来说,这些流程都是常态工作,但这紧密地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李维清晰地记得,胡总书记最后问他的一个问题是:农药检测可以测到什么程度?李维准确地回答“1ppm浓度”,这时胡总书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李维说,如果检测可以精确到这样一个浓度值,这样检测水平就意味着,这道田头的关卡,已经能够全面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胡总书记对这样一个农业技术里鲜为人知的浓度值所代表的意义完全理解,这让他非常敬佩。 在简短的交流中,胡总书记讲的一句话让李维印象深刻。李维告诉记者,在详细了解检测流程后,胡总书记对他们说,大家工作很辛苦,以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靠你们了。李维说,这是胡总书记对海南农业工作人员,对海南农残检测工作的肯定。同时他也在勉励和嘱托我们,一定要把农产品安全隐患消除在田间地头,我们觉得很受鼓舞,也感到责任重大。 蔬菜收购商: 海南的蔬菜长得就是靓 “我们这里卖菜特别方便。”五一村委会的菜农自豪地说,蔬菜种植、收购、运输、销售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都有当地村民参与。 这里的收购点分散在田间地头,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处收购点,菜农每天把刚从农田里采摘来的蔬菜集中到收购点,专门用来运输瓜菜的车辆会接连不断地把新鲜瓜菜运到附近的收购站打包、装箱,然后再分散运往冷库或批发市场。 17日上午12点钟左右,记者在西江村蔬菜收购点看到,一辆辆卡车在田间和收购站之间往返穿梭,刚从田地里采摘来的青椒最初是用网眼袋包装的,在西江村内的收购站,有一大批农民专门负责蔬菜包装、过秤等工作,品相好的青椒被打包装入纸箱,包装箱外印着“海南精装蔬菜”字样。来自广东的吴金钱是长驻此处的蔬菜收购商之一。他说,自己已经在这里做了10多年的蔬菜收购生意。每天收购来的蔬菜都会装满一辆25吨重的卡车。“10多年前,我刚到这里做蔬菜收购生意时,村里的小楼没这么多。村民常年种菜,越来越富裕了。”吴金钱说,今年正月里,青椒产量低,收购价高达3.8元一斤,每年清明节之后,进入青椒生产旺季,收购价会相应降低一些。 “昨天晚上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胡锦涛总书记来海南考察的新闻后,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一位姓陈的蔬菜收购商说,胡总书记亲自下田采摘蔬菜,又帮助大家装箱,相信全国人民都能看到,海南的蔬菜长得多么靓!以后海南瓜菜会更加受欢迎。 龙泉镇: 万亩蔬菜远销京津沪等地 在17日的回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五一田洋旁边,树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五一田洋无公害蔬菜科普示范基地”。这里一万多亩的良田连接成片,蔬菜长势喜人,平整的水泥路如一条条玉带贯穿碧绿的农田。 谁能想到,去年10月份洪灾发生时,这里的万亩良田曾是一片汪洋呢? 在田洋中间的电线杆上,记者发现,一些电线杆梢头绑着红色的布条。龙泉镇负责农业生产的干部吴淑诗说:“去年洪灾发生时,此处水深达6米,电线杆露出水面的部分不到一米,这些系红色布条的方位,正是当时的水位线。” 据了解,龙泉镇五一田洋地处南渡江边,辖区内有五一、新江、椰子头、元平、新联五个村委会,共有农户2153户,人口10540人。五一田洋耕作面积13000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土壤非常适合发展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这一带农民有丰富的蔬菜生产经验,蔬菜产量高、质量好,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及东北三省,是龙泉镇主要的冬季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连续几年来,冬季蔬菜生产亩产平均利润在4000元以上。 去年水灾发生后,当地政府先后组织40多台整耕机对五一田洋进行全面深耕,平整土地,为及时抢种争取时间。由于及时组织育苗进行播种,仅用十天时间,实现五一田洋百分之八十土地种上冬季瓜菜。到目前为止,上市瓜菜已达2600多吨,产值达780多万元,预计今年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1.16万亩,产值6995万元,比去年增加产值1513万元。 在走访五一村委会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村委会大院里建有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满了科技类图书,还设有农家课堂,黑板上用粉笔画着各种蔬菜长势图。据村民介绍,经常有技术员来教大家如何有效处理病虫害、如何增产等。
“这块只有6分多的菜地,光种这一季的辣椒收获了1万多元。”龙泉镇干部吴淑诗指着路边一块不显眼的菜地说,“因为它占了个‘早’字,去年发生洪灾之后,菜地的主人在楼顶上及时育苗,在去年12月份,别人家开始育苗时,这块菜地已经开始收获了。当时辣椒收购价高达3.5元一斤。”
|

海南省规划展览馆馆长吴刚回忆起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经过,多次激动地说:
这40多分钟我终生难忘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海南省规划展览馆的时间达到了40多分钟,可见总书记对咱们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和建设情况的关心;考察期间,咱们省委书记卫留成还拿起话筒亲自当起了讲解员。”17日,海南省规划展览馆馆长吴刚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回忆起了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时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记者张毅
16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全面了解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和建设情况。
“走进展览馆,总书记首先在‘海南足迹’板块停下了脚步,认真了解了海南的建制沿革。”吴刚说,随后,总书记又在展现海南“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发展前景的图表前驻足观看,仔细听取了有关汇报。
“特别是在海南‘十二五’规划的交通体系建设单元和民生规划单元前,总书记关心地问起相关项目的筹备和实施情况。”吴刚说,虽然他距离胡锦涛总书记有一段距离,无法清楚地听到总书记的具体指示和要求,但他看到,总书记关心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和建设的神情溢于言表。
在考察完省规划展览馆一楼的展示后,胡锦涛总书记走到二楼,从上往下俯瞰了300多平方米的海南岛大模型沙盘。据了解,这个大型沙盘是按照1:15000的比例设置的海南全岛实景模型,通过LED多媒体、辅助灯光等设施,全面展示海南岛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城乡规划建设情况。
在二楼展厅的另一侧,是目前我省正在加紧建设的几个大型主题公园和重大旅游项目的规划模型。在文昌航天主题公园模型前,胡锦涛总书记听取了航天主题公园的情况介绍。同时,胡锦涛总书记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有关国际旅游岛建设进展情况的视频。得知目前各项规划正加紧落实、各项建设进展顺利,总书记表示满意。
“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40多分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刚多次激动地说这句话。
相关资料
海南省规划展览馆
省规划展览馆位于国兴大道会展楼(省政府政务中心南面)西侧附楼内,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浓缩了海南的昨天、今天,展现了海南辉煌的明天。
省规划展览馆分两层。一层陈列分为海南足迹、海南概况、资源魅力、城市记忆、和谐海南等展厅。二层陈列分为总体规划演示模型、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设计、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规划设计等展厅。其中还有360度环幕影院,市民足不出馆就可以了解一个立体的海南。
据了解,展馆展示资讯的手法多种多样,有展板、灯箱、CD显示器、等离子屏幕、投影仪等。为了方便市民参观,展馆还设立了服务区、贵宾厅等。有的展馆还能让游客亲自参与进来。
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9:00—17:00,节假日照常开馆。公众可现场免费领票进场参观,团队参观须提前预约。省规划展览馆自去年正式开馆以来,每天都吸引了不少市民。

总书记的到来,让海南国际创意港里的企业家和年轻人备感振奋
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安了心
两天来,海南国际创意港里和胡总书记“亲密接触”的员工们一直沉浸在激动和兴奋之中。“我们决心扎根海南,做出更有创意的产品。”
南国都市报记者17日回访时明显感到,总书记对创意产业的关注,给这群走在创意前沿的年轻人带来很大的激励。-记者纪燕玲实习生何逸璇王君
件件创意产品
吸引总书记目光
16日中午11点半,胡总书记来到海南国际创意港考察。创意港员工徐雨轩清楚地记得,总书记在此逗留了35分钟。为了这一刻,徐雨轩已经激动了好一段时间。“他看起来比电视里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是徐雨轩对胡总书记的第一印象。
总书记和在场的每个员工都握了手。这两天,徐雨轩都在兴奋地和朋友们讲述那一刻的激动,而朋友们也很乐意听。
创意港里,大部分员工都是80后,平均年龄只有25到26岁。徐雨轩是其中之一。“总书记也说这个产业主要依靠创新人才,而这些人才大多是年轻人”,包括她在内的许多员工都引以为傲。
节电又安全的无叶片电扇,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照明灯,用于地震救援的盲区探测器,可直接将设计“打印”成样品的快速成型设备,体现立体种植模式的垂直农场模型……琳琅满目的创意设计方案和产品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徐雨轩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胡总书记几乎对每一样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本报曾经报道的老人专用手机也引起了总书记的关注。
徐雨轩告诉记者,胡总书记评价创意产业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让所有的人对这一产业更有信心。“总书记都这么说了,我们更有信心把事情做好”。
总书记的话鼓励咱
“我们决心扎根海南”
“我和胡总书记交流了5分钟”,创意港里东海浪潮公司负责人李海波为此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李海波向总书记谈到了中国工业设计的相对落后状况。他说工业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工业设计应该引导中国由简单的制造加工状况走出来,帮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快速转型。
海南国际创意港是海南首个以产业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为核心,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创意产业园区。这个项目从有意向到正式落成仅仅用了8个月。今年4月开园以来,已有50多家创意企业入园。东海浪潮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李海波告诉胡总书记,海南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将他们从中国工业设计的前沿阵地深圳吸引到了海口。
胡总书记的视察,增添了包括李海波在内的园区企业家的信心。海南国际创意港副总经理章燕青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目前很多人对创意产业不太熟悉,有的园区企业为此感到迷茫,胡总书记视察之后,让大家感到了这一产业在海南的希望。“我们进驻的所有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更加充满信心,坚定扎根海口、为发展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尽绵薄之力”,李海波说。
他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要求相比,海南目前还欠缺创新的、差异化、符合时代审美观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礼品产品和各种公共设施。他将利用自身在产品设计上的优势,拓展海南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为海南的旅游业提供有海南自身文化特色的、国际时尚的旅游产品。

相关资料
海南国际创意港
海南国际创意港位处海口市CBD中心区(原海口市人大会堂),占地面积3.6万平米,建筑面积3.3万平米。是海南第一个以旅游产品、酒店用品、高端礼品及奢侈品、创意农业、建筑及会展设计等现代创意设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园区。今年4月1日开园。首批签约入驻的56家国内外知名创意设计企业包括德国IF机构、韩国设计企业DESIGNMALL、上海工业设计企业木马设计、深圳怡美工业设计、苏州领军设计企业斑马设计等。海南国际创意港同时还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创意产品体验中心,并向市民免费开放。体验中心占地1000余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创意产品的互动平台。
该项目是海南省委省政府2010年赴两广考察第一个落地的项目,既是琼粤两省框架合作协议的重点项目,又被列为海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它以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背景,通过引进国内最大的创意设计产业链运营服务商之一——深圳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整体输入“灵狮模式”的同时,针对海南产业基础、产业特色,特别是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战略需求出发,将在3年市场培育期内,将海南国际创意港建设成为有80家以上创意龙头企业聚集,以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为特色的创新设计服务外包基地。(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