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湾有望开通现代有轨电车 重建三亚大桥

发布日期:2011-03-07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三亚湾有望开通现代有轨电车

  三亚升级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十二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日前,《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夯实基础,提高承载保障能力”,要突出综合交通、市政、水利、能源、信息等重点领域,按照城乡统筹,陆海空联动,升级改造与增量新建并重的原则,建设安全、高效、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开通现代有轨电车

  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提高空中运输能力。实施空港三期扩建工程,扩建和新建凤凰国际机场航站楼、停机坪、停车楼及后勤配套设施等;打造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大吨位邮轮码头、港池、防波堤和白排礁小岛,完善港口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推进南山港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进行崖州中心渔港建设和搬迁。建设游艇码头、海棠湾海上旅游码头和市区公共客运码头。建设海棠湾东环高铁客运站、汽车总站及公交总站,完善候车室、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市公交汽车东、西站;完善公路网结构。完成三亚绕城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改建三鹿线、海小线、藤加线、海六线等县道,提高公路等级,建设红沙隧道。开通现代有轨电车,加强前期研究,在可行基础上建设一期10公里的轨道,完善大三亚湾滨海旅游走廊的骨干客运系统,满足旅游活动需求。

  续建新风桥重建三亚大桥

  建设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七大工程。包括主城区路网完善工程:建设解放四路回新村段、火车站站前路、月川区市政道路、胜利路和春光路等。社区和镇道路改造工程:进行河东区道路硬化,完善排水、照明设施等;对河西区各社区背街小巷进行维护管理及进行社区道路硬化,完善海棠湾路网系统。主城区桥梁建设工程:续建新风桥、重建三亚大桥、榕根桥,新建月明桥、跃进路西河东河桥。

  供水工程:建设西部供水水厂、管网及配套设施,实施凤凰水厂和改造市区供水管网改造。

  电网建设工程:建设海坡、卓达、落笔洞、铁炉港、藤桥、南山、红塘110kV输变电站,建设海棠湾、崖城220kV输变电站,扩建海棠湾110kV变电站。

  天然气管网建设工程:建设市天然气储配站,延伸和加密市区天然气管网,建设海棠湾和创意新城天然气管网和海棠湾天然气储配站。城市绿网体系建设工程:推进主城区两河景观改造,建设金鸡岭公园、虎豹岭森林公园、丹州湿地公园,建设海棠湾水系、海棠湾滨海休闲度假景观带、海棠湾国际海岸湿地公园和亚龙湾滨海公园。

  开辟公交专道

  促进城市道路通畅。实施主城区路网改造工程,重点提高道路路网密度,打通关键结构性道路,改善网络瓶颈。在城市主要路口规划建设地下通道,在大型服务场所和住宅区配套建设停车场等设施;加快城市出口路、站场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打造通畅三亚。

  发展城乡公交交通。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步伐,建立分区分级的城乡公交网络,完善大公交体系,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推进公交客运枢纽和场站建设,设置城区和乡镇两级公交枢纽;积极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站点,延伸和拓展公共交通服务范围,提高公交覆盖率,努力促进城乡公交均等化。

  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在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区边缘设置城区换乘枢纽,在崖城、育才、海棠湾等地设置换乘枢纽。按照“一城多站”和均匀布局要求,建设完善荔枝沟客运总站、吉阳镇客运东站、崖城客运站和海棠湾客运站;加强交通换乘衔接枢纽建设,实现铁路、公路和公交的快速换乘。

  完善城市绿网体系。加强城镇道路绿地、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满足城乡居民就近休闲娱乐及出行遮荫要求。

  加强海棠湾防潮堤建设

  全面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渠道防渗、管道灌溉、喷灌和微灌为重点,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善渠道衬砌和渠系建筑物,健全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实施小型机电泵站建设与技术改造,加强微型水源和塘坝建设及除险加固;建设三亚市田洋整治及水利配套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推进城镇防洪防潮工程建设,中心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加快编制和实施中小河流防洪治理规划、地质灾害治理规划和生态恢复规划,加快建立洪水、台风灾害、干旱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

  建设水利设施建设3大重点工程。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续建大隆水库东西干渠、进行赤田中型水库及草头等27宗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潮)工程:实施三亚河上游段河道整治工程和大茅水河口段整治工程;重点海堤建设:加强海棠湾防潮堤建设。

   建设无线宽带数字城

  升级改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城乡的光缆干线网络,应用多种宽带接入网技术,建立互联网网络交换平台,加快建设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加快人口、法人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升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完善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加快推进规划、房地、环保、市政、绿化、水务、防震减灾、气象等城市管理信息深度开发和共享交换,着力推进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交通管理、人口管理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

  保障城市信息安全。加快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完善信息安全长效机制与管理体制,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监控与应急处理、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信息化提升工程包括: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建设工程,新建200余个基站,新建近百个室内分布系统,完善热点地区WLAN接入布点,加强传输网、数据城域网建设等。无线宽带数字三亚建设工程:通过CDMA、WIFI等无线宽带技术及应用,建设覆盖整个三亚的无线宽带数字城市,新建66个CDMAIX基站,新建59个1X增强型基站,升级108个,扩容150个,新建360个室内分布系统,新建1000个WIFI热点。

编辑:团省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