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将实施九大民生工程 力争居民总收入翻番

发布日期:2011-02-14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海口将实施九大民生工程

  未来5年,力争城乡居民总收入翻番,新增财力的55%以上用于民生事业

  根据海口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海口将实施民生事业“9大工程”,坚持把新增财力的55%以上用于民生事业,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本报记者 陈新 见习记者 袁兰

  【工程一】创业就业促进工程

  到2015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

  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合理有序流动,建立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

  扩大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覆盖范围,支持自主创业,到2015年累计新发放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鼓励、支持退伍军人自谋职业。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工程二】居民收入增长工程

  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总收入翻番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城乡居民总收入翻番。认真执行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抽样调查制度,科学调节和及时公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积极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鼓励企业合理增长职工工资。建立科学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动态增长机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制度,逐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福利水平。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做好五保户、城乡低保户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挂钩的动态补贴制度。鼓励生活服务企业减免五保户、城乡低保户的有关费用或价款。全面免除五保户、城乡低保户、城乡低保边缘户的行政性收费。坚持财政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农村扶贫综合开发力度,推行产业扶贫,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推动农村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由输血式脱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贯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实现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

  【工程三】保障住房建设工程

  2015年基本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到2015年全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基本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到2015年末,新增保障性住房5万套(户),基本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基本实现低收入困难家庭有一套保障性住房。

  【工程四】教育水平提升工程

  2015年,每个镇至少建成1所公办幼儿园

  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到2015年,每个镇至少建成1所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城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一至二年教育,全市3-6岁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0%。

  完成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完善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和免费入学制度,提高残疾人口受教育水平。到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毛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在99%以上,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工程五】医疗卫生保障工程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到2015年,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国家规划建设标准,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执行国家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完成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5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任务,全面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及相应报销政策和补助措施。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研究探索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明晰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管理权,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工程六】公共文化推进工程

  2015年所有街道办都有文化活动中心

  到2015年,所有街道办事处都有文化活动中心,90%以上的社区有文化室、所有行政村都有文化室,各镇已有的综合文化站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23个镇综合文化站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工程七】 社会保障健全工程

  2015年城镇从业人员社保参保率90%

  到2015年城镇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0%。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基金征缴和待遇支付工作,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实现新农保覆盖所有农村,农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所有60岁以上农村居民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街道(镇)和有条件的社区要至少建立一个老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中心。

  【工程八】公共交通改善工程

  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缩短到10分钟内

  坚持公交优先,突出公交公益性,逐步降低百姓出行成本,到2015年,实现公交分担率达到25%以上,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新增一批运营线路,探索推出公共交通车专用道,合理赋予公共交通车更多通行权限,提升公交营运效率。加快公交场站、站牌和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城乡公交枢纽站和乡村候车亭。到2015年,出租车规模达到2800辆以上,公交汽车平均等待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

  全面完成“智能公交系统”、“公交IC卡”等项目建设和公交站名、报站牌规范工作。推行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小学生、低保户等特殊人群免费乘坐公交车行动。试点“免费自行车”服务。

  【工程九】社会服务创新工程

  完成“一庭两所一室一中心”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完成“一庭两所一室一中心”(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乡镇检察室、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设,完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责任编辑: 陈珊
编辑:团省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