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海南民政将有一系列大动作
本报海口9月15日讯 (记者陈成智)省政府与民政部今天下午签署部省《合作协议》,确定将共同推进海南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细读《合作协议》,记者发现这其实已成为“十二五”海南民政工作的“行动书”,详细透露了实现海南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大动作。
社会救助
范围扩大到处于困境的游客
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科学确定、及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合理提高补助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经验,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制定临时困难救助认定办法和救助标准,将救助范围扩大到处于困境的游客。
减灾救灾
规划建设三亚市、儋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
在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方面,继续抓好海南省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规划建设三亚市、儋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到2015年,在全省建成以省级、三亚市和儋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依托,各市、县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集灾情信息管理、救灾技术支持、减灾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南省综合减灾中心。
养老服务
未来五年乡镇敬老院每年新增床位2000张
在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助力度,推行基本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逐步建立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2010—2015年,通过新建、改建、扩建乡镇敬老院,每年新增床位2000张。加快海南省托老院建设,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安排全国养老示范基地建设用地。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动特色养老产业发展。
地名管理
2015年前建成省、市县级地名信息服务网络
在加快行政区划改革创新和地名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步伐方面,完善地方地名管理法规,积极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编好城市地名规划,做好标准地名标志工作,建立规范科学的地名标志查询系统。2015年前建成省、市县级地名信息服务网络,在全省主要的机场、车站、码头、风景区和旅游接待宾馆设立地名信息触摸屏,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捷、及时的地名信息查询服务。
福利彩票
引入游客喜闻乐见的彩票新品种
在创新福利彩票运营模式方面,借鉴境外、国外彩票业成功经验,引入游客喜闻乐见的彩票新品种,为游客提供形式多样的福利彩票玩法。积极研究福利彩票与旅游业的有效衔接,通过福利彩票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彩票娱乐服务。
殡葬改革
实现全省东西南北各有一个殡仪馆
在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方面,制订殡葬改革整体规划,除海口市、三亚市现有殡仪馆外,分批建设儋州市、琼海市殡仪馆,实现全省东西南北各有一个殡仪馆,不断提高火葬区火化率;各市、县分别建设1至2座公益性公墓,农村地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若干集中安葬点,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集中安葬率,基本解决风景区、交通干线两侧、水源地乱埋乱葬问题。探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减免遗体火化、骨灰存放、公益性公墓安葬费用,通过财政补贴鼓励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葬法。
救助管理
规划建设4市救助管理站
在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力度,建立和完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制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落实救助管理场所、人员和经费。2010—2015年,规划建设儋州市、琼海市、文昌市、五指山市救助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