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南海时评之一 南海网评论员:云水居士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国际旅游岛能给海南和海南的百姓带来什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在阐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六条原则时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强岛富民,普惠民生。 强岛与富民,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宗旨,应贯穿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过程,体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个主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强岛,无以富民,不富民,强岛只能是虚幻的海市蜃楼。 解放60年来,强岛一直是海南各族人民群众的追求与梦想。建省办经济特区为地处海防前线的海南岛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由于基础薄弱、错失良机等种种原因,建省20多年来,曾经定下赶超亚洲四小龙宏伟目标的海南,也只是处于全国欠发达地区行列。但海南人民心中的强岛愿景就像台风中的椰子树一样,百折不挠,愈挫愈坚。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将以新的形象和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而世界旅游业的率先复苏,为长期以来致力于发展海岛旅业的海南带来了新的国际想象空间;我国以绿色和高科技为主要诉求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趋势,使海南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独特文化焕发出新的资源价值;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财富积累,使国内旅游消费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阶段,富起来的中国人对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的旅游品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国内外大势和海南资源与区位优势作出的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决定,将海南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海南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带上一颗引人注意力的闪耀明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上述四大机遇为海南发展开拓了崭新的航路。争当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当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可以说,实施这战略性的“两区三地一平台”的伟大而艰苦之路,就是实现海南强岛富民光荣与梦想之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再不下定决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海南只能又一次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强岛之梦将遥遥无期。 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强岛只是手段,富民才是目的。机遇也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和使用不好就会使发展偏离科学与和谐的轨道,给海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海南国际旅游岛不仅要建成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同时也应是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果。尽可能避免漂亮的景区与落后的村庄,豪华的酒店与破败的民居,有钱的游客与贫困的村民,这样的巨大反差。因此,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做决策、上项目、搞拆迁、促就业等各项工作都要从实现最广大群众的福祉出发,看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受益不受益,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全民合力,为国际旅游岛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省委书记卫留成说,建设国际旅游岛,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否则,盖再多的五星级酒店、六星级酒店也没有用。我们要尽可能早、尽可能好、尽可能多地解决民生问题,不能一味追求漂亮数字,满足表面风光。到2020年我们全面实现小康时,即使各项统计指标都没有问题,但如果仍然存在一批贫困农民,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那就意味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是不成功的。 强岛与富民,这是国际旅游岛建设须臾不可忘记的一体两面,两者相符相成,不可偏废。 |
责任编辑: 赵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