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5月3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李晓梅 陈望 见习记者高鹏)南海网连续推出“海口禁摩”的系列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长期研究海口交通规划的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栗生表示,为了改善海口的交通现状,禁摩是一种趋势,摩托车在城市交通中会逐步退出。但禁摩后优先大力发展海口的公共交通,且未来几年要把海口的公共交通分担比例提高到50%以上,提高海口的公交覆盖率,通过多种管理方式,逐步降低公共交通的出行费用,使市民优先选择公交出行。 ![]() 禁摩是大势所趋,但海口的公共交通状况仍需改善。图为海口市民在没有站台的公交车站候车(南海网记者张茂摄) ![]() 禁摩后,电动车的“崛起”如何管理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图为在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车(南海网记者张茂摄) 大部分网友关注禁摩后海口公交出行 连日来,网友在对海口禁摩关注热议的同时,也对海口的公共交通状况改善充满期待。大家把海口的公共交通称之为“短腿”。 网友“天路”坦率地说,海口交通之乱,乱在不合理的道路规划和低级的管理,摩的只不过是一个替罪羊。目前海口公交存在等待时间长、路网覆盖不全、夜间搭车难等问题,如果禁摩后,这些问题还得不到改善,市民的出行难将成为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天路”的想法代表了许多网友的心声。 也有网友建议说,“禁摩”后应该对公交加大管理力度,推行刷卡乘车制,让乘坐公交更便捷。 “刷卡乘车一直都是只听打雷不见下雨。” 家住秀英区的小王说,“禁摩”后,她最期待公交车发车时间缩短点,公交晚上发车时间能晚点。 |

图为红绿灯前的摩托车(南海网记者张茂摄)
摩托车退出城市交通是一个趋势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海口公共交通规划的专家,栗生认为,禁摩是中国大中城市交通管理的一个趋势.摩托车体积小、轻便灵活,机动性强,在城市道路的行驶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抢道、乱穿插等行为,存在一定的交通事故隐患.摩托车在城市交通工具中,事故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对摩托车驾驶员的人身伤害,非亡即伤。如果车流中摩托车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是对稳定的汽车流产生干扰,造成交通拥剂堵塞。
同时,由于摩托车废气排放属低空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一辆排放污染物未受控制的二冲程摩托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其排放量浓度是汽车的3~6倍。就是按日本的最严格的摩托车排放标准,摩托车的排放物还是高过小汽车的排放,摩托车是城市排放污染物的“大户”。“摩托车在城市交通中会逐步退出。”

摩托车在城市交通中逐步退出后,海口交通能否更便捷?这将考量海口的公共交通部门。图为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南海网记者张茂摄)
“禁摩”后优先发展公交 出租车要进行专业调研评估
栗生说,“禁摩”是对海口交通管理部门的极大考验。出租车的供需问题、公交车的便捷问题及电动车的管理问题,都是必须逐步解决的。
他认为,解决“禁摩”之后海口市民出行难问题,应优先发展公交,政府应加大公交投入力度。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口要建设与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快速、经济、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海口公交建设的目标是合理的价格水平,高水平的服务,广泛的覆盖面,无污染的运营。
栗生说,海口今后要制定、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加大对公交系统的投入与扶持力度。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把对公交系统的投入与扶持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中,保证对公交系统的投资、补贴和税费优惠,为公交系统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扶持环境,进行行业整合,构筑规模化、集约化的公交发展格局。统一管理,建立综合、协调、一体化的公交管理体制。
针对海口打的难现象,栗生建议交通部门要进行专业的调研评估。“具体缺口是多少?需求是多少?加快车辆投放力度是关键。”栗生认为,目前交通部门出租车投放速度慢,上下班高峰期、交接班时间打不到车,都是车辆缺口大、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此外,对于禁摩后的电动车管理,栗生认为,对于超标的电动车要加大执法力度,禁止在主城区内行驶。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应当按非机动车管理,并且制定出一些法规。对于违反交通法规的,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希望电动车主能遵守交通规则,小心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