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报童,重返校园
“天布,上学了开心吗?”,“开心!”在文昌爱心学校里,多次离家出走的梁天布拿着新课本,背着新书包,穿着新衣服,在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课堂,成为该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
今年14岁的天布,几次离家出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南各主流报纸《海南特区报》、《南国都市报》多番登报寻找,南海网“网友写新闻”的网友多次跟踪,救助站、当地派出所多次寻找,海口广播电视台《椰城纠风热线》的播出后甚至引起市长的关注,小天布在海口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小有知名度的人物。从离家出走、流浪街头,到卖报为生,再到重返校园,天布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上众多人士的关爱。在学校里,天布对海南12355的陈主任说:“我一定在这里好好的学习,谢谢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特殊家庭,衣食成忧
天布的家庭属于低保户家庭,养父78岁高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政府每月的低保金。其养父由于膝下无子,64岁那年,收养了两岁半的天布。多数时候天布只能靠吃地瓜维持生活,平时天布会在村子周围找些废铜烂铁变卖来补充家用。
天布一家三口住在一座用石头垒成的房子里,房子的外墙全部都是用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垒成,石头与石头之间是大大的缝隙,人从外面能对屋子里面的东西一览无余。而整个屋子里面,除了一张吃饭的饭桌,以及一座用木板搭建起来的睡床,便别无他物。
在村里,天布是收养的事实大家都知道,导致村中常会有同龄人当面嘲笑他,村里孩子也不爱和他说话,在学校也常受到同学的奚落和欺负。家贫再加上常受大家的排挤,2009年7月,天布第一次离家出走,离开了校园,流浪于天桥和公园。流浪的日子里,他白天到处捡些破烂,晚上露宿街头,饿了就捡别人丢下的东西,或者靠好心人接济着过日,其甚至认为流浪的生活会比家中生活过得更好。
拉近距离,陪伴成长
多次的离家出走,有爱心人士想到了12355,2009年12月,天布在一名爱心人士的陪同下来到了12355。最初的天布,是一个警觉性非常强的小孩,刚来到12355门口见人撒腿就跑,很不愿意与人交谈。面对如此孩子,12355陈主任主动出击,在爱心人士的陪同下,带着天布在街边公园开始交谈。
第一次的交谈,天布戒心很强,“你是记者!!”“我知道,你带了那种摄像的!!(指的是微型摄像头)”。第一次见面,天布非常顽皮和不懂事。走路他会爬高爬低,会翻越栏杆,过马路他会不顾车辆,横冲直闯。第一次见的天布,怨气很大,他会抱怨“他(养父)用绳子绑着我”,“他们(同村的孩子)老是笑我,打我”。第一次的交谈,12355陈主任并没有劝说其回家,只是告诉他如何去过好在外面流浪的生活,并问清楚其现在晚上睡觉的地方和常流浪的位置,还与其约好第二次交谈的时间。
第二次的交谈是天布在爱心人士帮助下开始卖报生活后,此时的天布开始愿意说话了,愿意讲述其卖报的生活,他告诉陈主任,每天他靠卖报挣来的几块钱,买包子吃。他还说,他要靠自己生活,他不愿意去跟着做坏事。这一次,陈主任只是告诉他如何去更好地保护自己,如何去卖更多的报纸。经过两次的沟通,基本上已经与天布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在随后的2个月里,天布卖完报纸后都会主动地自己来到12355,通过多次的交谈,天布开始懂得了要礼貌、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生活,开始萌生了重返校园的欲望。
发挥职能,协调各方
了解到天布的情况后, 权益部负责人李书平副部长多次与天布交谈,劝说其重返校园,教会其懂得父母之辛苦,懂得要孝顺父母。多次的沟通和引导,天布终于愿意和养父联系。在回家过了春节后,天布和养父再次来到了12355青少年服务台,表示愿意重返校园。在李部长的安排下,12355主动联系希望工程、民政局、团文昌市委、文昌爱心学校等多个单位和部门,在各单位和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天布终于可以顺利的安排进入文昌爱心学校就读,在爱心学校里,他可以食宿全免,可以一直念到初中毕业。
天布重返校园,这只是 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的一个缩影。针对像天布这样的贫困家庭青少年群体, 利用希望工程和12355平台,主动出击、整合各方力量,保障贫困家庭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并计划在今年开展一项“助孤计划”以帮助更多的孤儿少年。针对社会中问题较多的网瘾青少年群体, 利用12355平台,多次开展网瘾沙龙、团体辅导、网瘾讲座、跟踪辅导等一系列活动,逐步的帮助网瘾少年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针对犯罪未成年人群体,12355与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长期合作,建立服务站点,派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的犯罪未成年人开设心理课程,开展个体咨询,更好地帮助犯罪未成年群体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地溶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