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同志在2009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2009年2月24日)
当前栏目: 领导讲话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0-01-07
根据会议安排,我现就2008年工作情况及2009年工作考虑汇报如下。
一、2008年工作情况
2008年,在中央综治委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地按照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的要求,通力协作,狠抓落实,取得了新的工作成效。
教育部注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修订并完善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工读教育的指导和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的教育和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努力推动少年法庭司法行为规范化建设,积极配合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未成年犯复学问题调研等工作,并在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民事案件特色审判制度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断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办案制度和办案机制,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讯问、社会调查、不捕风险评估、分案起诉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制度探索。公安部严厉打击各种涉及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涉毒、互联网集中整治、青少年法制教育等工作。2008年全国涉及中小学的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比2007年分别下降13.8%、23.9%、21.3%;抓获的18岁以下刑事案件涉案人员,比2007年减少26174人,下降14.6%。民政部以“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社区教育阵地;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举办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升了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开展了流浪未成年人、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司法部深入贯彻“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认真做好未成年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加大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为未成年人提供民事诉讼法律援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春风行动”、“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就业服务。2008年有近800万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设立农民工业余学校10657所,全年培训164万人。同时,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文化部积极开展文化市场“奥运保障行动”,构建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音像制品,全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国家工商总局积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扫黄打非”、净化荧屏广告和防止传销进校园等工作。同时,开展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共查处违法经营5562户,查处取缔黑网吧1.3万户。国家广电总局紧扣社会热点,选择典型案例,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报道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新闻出版总署积极推动青少年出版物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未成年人题材出版物给予倾斜政策,不断加强对儿童出版物的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督,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全国妇联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作用。面向留守流动儿童、艾滋病致孤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未成年服刑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关爱活动。银监会进一步加大助学贷款力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打击网络淫秽、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保监会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对预防青少年因家庭遭遇不测风险而走上犯罪道路设下一道屏障。关工委在35岁以下服刑、劳教人员中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组建14.5万个关爱工作团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帮教工作,不断推进“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五老”人员的优势和作用。
在本次会议上,办公室已将08年工作总结、各成员单位08年工作情况和09年工作考虑汇编成册,我这里就不再做详细汇报了。
二、2009年工作考虑
会前,我们在广泛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2009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并提交会议审议。由于《要点》已经印发给大家,我在此不再做重复性叙述。下面,我作几点简要汇报。
1、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势的基本判断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数量上看,青少年违法犯罪总量将持续高位运行,短期内难以显著下降。二是从范围上看,青少年违法犯罪继续保持扩散态势。随着大众传媒发展、人口流动加剧、城乡一体化提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地域差”、“群体差”和“时间差”将逐步缩小,很多类型的“城市犯罪”将向中西部地区农村扩散。目前农村地区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印证了这一趋势。三是从种类上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类型正在不断出现,网络中的虚拟财产诈骗、侵吞等犯罪形式在法律上尚属空白,给预防工作带来一些新的课题。
从2009年的基本态势来看,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改革攻坚最艰巨、社会矛盾最突出的一年,预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多种不利因素碰头叠加:一是周期性因素和阶段性因素相叠加。据公安部门判断,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发周期,这一态势在未来几年不会有太大改变。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青年就业压力普遍增大,部分青年滋生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青少年犯罪增长的短期性因素。二是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相叠加。今年敏感的时间节点较多,青少年思想引导和维护稳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同时,群体性事件在社会生活领域时有发生,并呈现上升趋势,对青年群体也产生着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三是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相叠加。近年来,青年群体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主体意识与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日益强烈,在外部诱因作用下,可能会出现非理性的利益表达。同时,西欧多个国家出现的以青年为主体的“街头运动”通过多种媒介传递给国内青年群体,容易产生负面的引导效应。四是市场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相叠加。目前,在经济困难时期,文化产品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可能会更加普遍,一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取向可能会更突出。同时,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提升不良文化产品的传播、渗透能力,比如,3G时代的到来,既给我们提供了工作机遇,也有可能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的“温床”。
2、2009年预防工作的基本思路
今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落实李建国副委员长重要讲话和本次会议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十周年为契机,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以实施重点项目为支撑,以服务重点群体为关键,以解决重点问题为途径,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管,人大监督,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学校、社会团体、家庭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以实施重点项目为支撑,就是要以“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统揽,注重提高各个工作项目之间的关联度,形成以品牌为核心的工作产品供应链,努力提高预防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以服务重点群体为关键,就是要深入研究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以解决重点问题为途径,就是要以问题为牵引,从几个社会关注、关系青少年切身利益、具有扩散性和源头性特征、治理效果比较明显的问题入手,制定重点整治方案,集中力量,下大功夫,实现以点带面的效应。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就是要通过加强机构、队伍、机制等方面建设,为预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3、制订《工作要点》的几点考虑
第一,在《要点》中,我们注重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战略任务,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我们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始终不动摇、不松劲。因此,我们在《要点》中,注重将阶段性整治与持续性治理相结合,既突出了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阶段性任务,也安排了启动调查闲散青少年底数、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加强工作研究等工作。
第二,在《要点》中,我们注重落实打“阵地战”的要求。如何在齐抓共管中逐步细化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和各级预防办的职能作用,是我们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在今年的《要点》中,我们力图从横向上对一些工作任务的责任单位进行了明确,在纵向上加强和改进工作考核,指导、支持和推动基层工作,并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年中述职会议等方式,力争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阵地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第三,在《要点》中,我们注重强化打“攻坚战”的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不能大而化之,必须一项一项地抓,多出实招,务求实效。今年我们打算采取双边和多边合作的方式,开展四个专项督查行动,力争在相关问题上实现重点突破。
第四,在《要点》中,我们注重采用打“整体战”的方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和群众工程,不可能靠一个部门解决,也不可能指望用某一种方法解决,而必须疏堵结合、综合施治、群防群治。在“疏堵结合”方面,我们既注重采取了加强督查等一些“堵”的措施,也安排了一些疏导性、引导性工作。在“综合施治”方面,我们将在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依法管理,推动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制度性安排。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技术因素的关注,注重把网络技术与组织优势结合起来,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开展工作。在“群防群治”方面,我们注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等途径,努力使预防工作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依靠群众力量做好工作。
会后,办公室将认真学习贯彻李建国副委员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综治委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各成员单位一起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