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code":40164,"errmsg":"invalid ip 218.77.183.215 ipv6 ::ffff:218.77.183.215, not in whitelist rid: 66eda5f3-30ba3950-295c3a6a"}

贺军科同志在全团基层组织建设 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当前栏目: 领导讲话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1-04-07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受书记处委托,我向大家报告团十六大以来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阶段情况,并就继续推进的三项具体工作提出安排意见。

  一、团十六大以来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基本情况

  1.驻点工作

  从2008年9月起,全团分四批选派地市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驻县级团委指导工作,每批半年。两年来,共选派2774名机关干部到2828个县级团委驻点,覆盖了全国县级行政区划的99%。全团地市以上机关专职团干部中的43%参加了驻点工作。同时,全团所有副局级以上干部,分别选择1至2个县(区)开展五天以上的驻点调研,深入一线指导工作。驻点工作的主要成效有五点:

  一是更加深入了解了基层实际情况。两年来,驻点干部共走访基层单位6.3万个,召开座谈会1.9万次,访谈团员青年36.6万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44.9万份,较为清晰地掌握了团的基层组织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形成了全团重视基层、支持基层的良好氛围。通过驻点工作,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进一步增强了抓基层的意识,把越来越多的工作注意力、资源和力量向基层集中,初步形成了全团支持基层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三是帮助基层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在驻点干部的参与和帮助下,全国57%的县(区)制定了加强基层团建的制度和规范,58%的县(区)团委争取并落实了工作经费,42%的县(区)团委配齐或新增了工作力量,较好地保障了基层工作的开展。

  四是推动了全团重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两年来,在驻点干部的推动下,各地新建团组织5万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2.6万个;参与帮助青年实施贷款项目13万个,贷款金额65.9亿元,培训农村青年151.8万人次。

  五是教育和锻炼了团干部队伍。广大驻点干部进一步增进了对基层的了解,密切了与普通团员青年的联系,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群众工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驻点工作使基层团干部切身感受到了上级机关的关心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县级团委的工作执行力,促进了基层团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目前,驻点工作总体上已告一段落,为巩固成果,下一步地市以上团委要督促驻点干部与驻点县级团委保持经常性联系,继续加强对县级团委的指导和帮助。

  2.试点工作

  为解决乡镇、街道团委长期存在的工作力量薄弱、组织机制不健全、工作资源匮乏、活力不足的困难,从2009年6月起,团中央先在贵州的24个县,继而在全国其他省份每个地市选取一个乡镇和一个街道,共计924个乡镇、街道进行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同时,为探索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的新途径,团中央分10个专题在全国667个基层单位进行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目前,这两类试点已基本结束,通过试点工作的实践探索,初步提炼出了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规律性认识和普遍性经验。

  一是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取得重要成果。试点单位在所在县(区)党委支持下,以专兼职结合、编制内外结合的方式,选配各类青年群体中政治可靠、热爱青年工作、有资源动员能力的优秀青年党、团员担任乡镇、街道团委班子成员,同时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设计可行的工作内容。经过半年多的运行,有关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的前后对比表明,乡镇团委成员平均从5人增加到9人,街道团工委从不到1人增加到5人,工作力量大大增强;农村能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员工、大学生村官、农民工等兼职团干部平均占到委员会成员的40%,拓宽了联系青年的渠道;大部分兼职团干部发挥自身特长,从工作经费、工作项目、工作阵地等方面争取各方支持,丰富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资源。试点单位开展活动的频度和水平大大提高,激发了活力。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要求团中央适时在全团全面推广。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取得了一批认识和实践成果。初步提炼表明,通过试点丰富了基层团组织的设置方式。在农村和城市社区试点中,探索出了区域内基层组织联建、共建的有效模式。例如,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成立“团建共同体”,推动同一地区内相关的村居、学校、企业团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统筹城乡团建试点中,探索出了在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中的组织设置模式。其中既有河南等地探索的以乡情为纽带,依托政府派出机构、本省在外企业等组建驻外团工委的方式,也包括江苏等地探索的在进城务工青年集中宿舍区建立团工委,在楼宇和楼层分别建立团总支和团支部的方式。通过试点拓宽了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途径。在农村、城市社区和统筹城乡团建试点中,探索出了依托青年群体集中的县城、社区和工业园区,建立团员青年服务中心、社区青年中心等实体工作阵地,为团员青年提供就业培训、小额贷款、权益维护等服务。在学校试点中,探索出了“先进思想引领、合理利益尊重、多样化兴趣满足、同伴理想共同成长、主体地位尊重和主体意识激发、社会化技能培养、外部资源催化”等七条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的途径。通过试点验证了创新基层工作的载体。在统筹城乡团建试点中,探索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对流动团员进行联系服务和动员的工作方式。在城市社区和企业试点中,各试点单位也创造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工作载体和活动载体。通过试点加深了对新兴领域团建可行性的认识。在试点过程中,发现了原来关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一些经验和认识的局限性,找到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方向。

  下一步,各地要继续总结和提炼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认真梳理深层次的社会机理,努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广试点成果。

  3.扩大组织覆盖

  2008年底召开的团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明确了今明两年的具体工作要求,经过全团上下各条战线的艰苦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非公企业建团。截至昨天,今年以来共在11.3万户非公企业建立了团组织,超过以往历年在该领域建团数量的总和,323万名团员重新纳入组织覆盖,767万名青年纳入了工作覆盖。全国的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都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北京、河南、云南、辽宁等地成绩比较突出。

  二是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建团。截止到10月底,各地建立了60个省级驻外团工委,269个地市级驻外团工委和695个县级驻外团工委。这些驻外团工委共建立基层团组织10668个,联系35岁以下青年458.6万人、团员47.6万人。同时,各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探索了依托各类载体建立驻外团组织、建立属地团组织等模式,初步形成了流入地和流出地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是社会组织建团。今年以来,全团在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民办学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中新建团组织1.2万家,新联系青年130.6万人、团员60.4万人。山东、广东、黑龙江、云南、广西、浙江等省份推进较快,北京等地在依托行业力量推进团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团。目前,全国已登记的以青年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3.5万家,其中已建立团组织的8740家,覆盖团员29.2万人。

  五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团。今年共在3500多户企业中新建团组织,新联系青年32万人,团员15.1万人。中央企业团工委在对央企三级以上法人单位全面调查基础上,努力消除团建空白点,目前,央企二级以上法人单位团的组织覆盖率已经超过95%。

  4.全力支持基层

  团十六大以来,团的各级领导机关集中有限的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通过提供经费支持、优化工作环境等多种形式,为基层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一是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团十六大以来,团中央累计向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东部地区的2200多个县级团委提供工作经费1.76亿元,赠送图书价值超过8000万元,捐赠电脑2590台。尤为可贵的是,全国省、市两级团委在自身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全力支持基层。两年来,共向基层提供5.96亿元资金支持,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现实困难,更为重要的是让基层获得了力量、温暖和信心。

  二是支持工作力量。全团在向县级团委选派驻点干部的同时,还派出41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中西部县级团委工作1至3年,现在又从全国高校选派2600多位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一年,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级团委人手不足、资源整合能力有限的问题。

  三是开展大规模的团干部培训工作。2009年以来,基本完成了对市、县、乡三级团委书记全部轮训一遍的任务。330名团市委书记、2900多名团县委书记、3.4万名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参加了培训。团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分别4次亲自为市、县两级团干部授课,各省和部分市的团委书记、副书记亲自为县、乡两级团干部授课,讲思路、讲方法、提要求,效果明显。团中央充分考虑到基层的困难,今年春节前还将划拨200万元用于支持西部12省(区、市)开展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培训工作。

  四是为基层团干部提供了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2009年以来,团中央大幅度提高了出国访问团组中基层团干部的人数比例。两年来,近700位基层优秀团干部参加出访交流活动,这既是对基层的鼓励,也为基层团干部提供了更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机会。

  总之,团的十六大召开两年多来,全团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锻炼了队伍、树立了信心。

  二、继续下大力气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下一阶段,全团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有利契机,按照团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继续大力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力争到2012年底,使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明年要首先做好以下三项具体工作:

  1.认真做好选派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

  为继续在工作力量上大力支持基层,同时也为了锻炼高校团干部,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并经中组部认可,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决定在全国选派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

  通知下发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克服了很多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许多团省委负责同志亲自向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汇报,与各高校沟通,落实组织程序、落实人员。上海、天津、山东、福建、贵州、安徽、江西等地主动争取党委支持,超前谋划具体工作,多方筹措补贴资金,为推动工作开了好头。全团学校战线的同志们,认真组织选派干部的报名和考察工作,按条件要求共选拔高校团干部2636名,为完成选派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明年1月底以前,各地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由各省级团委负责,尽快确定人员对接方案。对接工作要考虑“先内后外、先多后少、先近后远、先县后区、先公后私”的原则。所谓“先内后外”,就是优先保证本省份挂职干部的数量,富余人员再向外省调剂。所谓“先多后少”,就是挂职干部优先派往常驻人口超过10万的县(区),全国25个省份的252个常住人口不足10万的县(区)原则上可以不派挂职干部,特别是全国9个省份的140个常住人口少于5万人的县(区)不派挂职干部。需要说明的是,不是团中央忽视人口较少的县(区),主要是这次选拔的高校团干部数量有限,暂时没有办法覆盖全国2859个县(区)。因此,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选派干部到人口较多、青年人数较多的地方开展工作。所谓“先近后远”,就是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除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高校团干部以外,其他团干部可尽量安排在本地区域的县(区),以降低交通食宿成本。所谓“先县后区”,就是同一地区优先向团县委派挂职干部,然后再向城区团委派人。所谓“先公后私”,就是凡担负跨省派出任务的地方,可以依次按部属院校、省属、民办高校的顺序选派干部。

  二是由各省级团委负责,团地市委协助,履行挂职的组织程序。要主动协调教育部门,就选派工作与派驻地党委组织部门协调,由当地组织部门按照规定履行相关的组织程序,这是团的组织战线的主要任务。

  三是抓好岗前培训。各省级团委要对挂职干部进行不少于一天的集中培训,采取省级团委班子成员上课、观看团中央各部门录制的共青团工作教学片等方式,帮助挂职干部全面了解全团重点工作,掌握工作方法,明确纪律要求。这些方面山东和内蒙古已经提前在做工作了,大家都要向他们学习。

  四是挂职干部要尽快介入工作。挂职干部报到以后,要抓紧春节前的一个月时间,认真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当地团的工作情况,与县级团委的同志共同研究和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及早进入工作状态。

  这是春节前的四项具体工作。挂职干部的具体工作任务按已发的通知执行。

  在一年的工作中,各高校团委要保持与挂职干部的经常性联系,关心挂职干部的生活,积极协调校内各种资源支持他们的工作。各县级团委要积极争取本地党政部门的支持,为挂职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给空间、给任务,安排好挂职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地市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尤其是组织战线要担负起主要责任,在学校战线的协助下,做好日常指导检查工作。

  特别要强调一条纪律:凡接收挂职干部的县(区),原有在编干部一律不得因非自然原因,借机脱离工作岗位,否则严厉处分。其他具体事项会后将及时印发给大家,希望各级团组织和挂职干部按照要求,扎扎实实推进这项工作。

  2.集中力量推广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组部也给予了积极支持。我们的总体节奏是2010年试一年,2011年推一年,2012年及以后不断巩固提高,2012年年底实现团的工作桥头堡延伸到乡镇、街道的目标。

  第一,开展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去年10月,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全团要用2至3年时间,把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桥头堡从县(区)推进到乡镇、街道。近两年,我们越发强烈感受到,乡镇、街道团组织的工作力量和活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目标的瓶颈。以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为例,实现了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组织覆盖后,大量规模以下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就必须依靠乡镇、街道团组织去推动落实。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乡镇、街道团组织作用发挥的问题,就根本无法继续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经过一年的探索,团中央认为现在已基本具备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推广的认识和实践基础。

  第二,关于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目的和基本内容。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增强乡镇、街道团组织的工作力量,拓宽乡镇、街道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渠道,丰富乡镇、街道共青团工作的资源、载体和内容,进而激发乡镇、街道团组织的活力。具体内容有三项:一是配备一个好的委员会,在党的组织部门指导下,认真做好专兼职团干部的选配,将一大批优秀青年党、团员选拔到乡镇、街道团的委员会中。二是建立管用的机制,确保专兼职团干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设计合理的工作载体,将团的品牌活动和重点工作项目落实到乡镇、街道,有效激发乡镇、街道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第三,关于工作程序和方法。在兼职团干部选配过程中,要采取组织动员与社会动员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各类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注重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制定符合组织程序、体现公平竞争的兼职团干部选配程序。在人员结构上,要尽可能地体现兼职团干部在青年中的代表性,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合理确定兼职团干部来源和组成结构,重点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非公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中选拔优秀青年党、团员担任兼职团干部。在经济发达地区,委员会构成可适当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从业人员倾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重点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兼职团干部。

  第四,关于各级团的领导机关的责任分工。省级团委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指导基层贯彻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推动出台有关的政策意见。县级团委要负责工作的具体落实,主动向县级党委进行汇报和争取支持,与乡镇、街道党委积极沟通,推动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五,关于2011年的目标任务。到2011年底,原则上全国所有镇、街道和80%的乡,要完成兼职团干部的选配工作,组建完备的委员会,即这项工作要推广到全国3.7万个乡镇、街道。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基本的工作制度,对照全团重点工作确定工作项目,并有计划地落实。同时,我们建议这项工作要与当地换届工作相协调,原则上放在当地乡镇、街道换届完成之后进行。

  3.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基层团的组织覆盖面

  到2012年底,要实现团的组织覆盖的根本改观,即80%以上的团员要纳入相应的组织。分领域看,学校团的组织要基本实现全覆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要基本实现团的组织全覆盖;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要基本与党组织的覆盖率相当;县级以上非公企业,独立建团要达到35万户左右。

  2010年,福建、广西、云南等地省(区)党委都明确提出:凡是建党的单位,党委责成专门领导负责,全部建立团组织。得益于党委的大力支持,这三个省(区)的团建工作成效显著,表现突出。2011年,各地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会议精神的重要契机,充分借助党建工作格局和工作成果建立团的组织,努力跟上党建步伐。

  在非公企业领域,明年力争独立建团8万家。凡独立建团数量与党建绝对数差距较大,但企业基数不大的15个省份,如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要加倍努力,力争在2011年年底跟上党建的步伐。凡独立建团数量与党建绝对数差距较大,且企业基数较大的4个省份,如江苏、山东、辽宁、上海等地,要力争在2012年年底跟上党建的步伐。凡独立建团数量与党建绝对数相当的12个省份,如浙江、广东、福建、北京、云南等地,要积极向已联合建党、已建立工会的非公企业推进,并力争闯出新路。

  在社会组织领域,明年力争独立建团1万家。要借助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团员青年数量较多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民办学校为重点,推动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力争在2011年取得重大突破。

  在国有企业领域,明年以省属和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重点,力争在年底之前实现全覆盖。同时,中央企业三级以上法人单位要争取消除空白点,并加强企业内部的团支部建设。县属国有企业要按2012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建团工作。

  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建团的总体目标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务工青年相对集中的地方普遍建立驻外团工委和基层团组织,实现共青团对外出务工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目前,在跨省流动的外出务工青年中建立省级驻外团工委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务工青年主要流出的9个省份和务工青年相对集中流入的7个省份,在这项工作中都表现得很好。明年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向基层延伸,向普通青年延伸。已经成立的驻外团组织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建立基层组织上来,通过联系更多普通务工青年,在务工青年中建立更多的基层团组织,实现对更多普通务工青年的组织覆盖。

  二是要通过设计开展贴近务工青年生活、服务务工青年实际需求的活动,吸引和凝聚更多普通青年,激发驻外团组织的工作活力。驻外团组织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可以学习河南驻外团组织“打一个电话、买一张车票”的做法,设计一些既暖人心又很管用的工作项目,力所能及地开展工作。

  三是重点加强省内流动务工青年群体的团建工作。根据省内务工青年流动方向和流动规律,在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普遍建立县级驻外团组织。

  同志们,以上三项重点工作,是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既定方向的延伸,但不是组织建设的全部,请各地在部署明年工作时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迎难而上,努力完成好明年的各项任务。

编辑:团省委


梦大道APP

扫码下载安装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青年筑梦大道

官方订阅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103.2万粉丝

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

82.9万粉丝 195.3万转推

官方抖音号

一键扫码关注

官方快手号

扫码一键关注

162万粉丝 1.5亿点赞量

官方B站

手机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