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9点,全国高师共青团工作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十楼国际会议厅隆重开幕。来自全国31所高师院校的44名团干部参加了会议。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处长李骥、 学校部副部长欧海敏、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柏贞尧、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诚一、副校长温强出席开幕式。会议由海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王华主持。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共青团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海南师范大学召开
海南师范大学副书记张诚一首先致欢迎辞。他说,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和行政对共青团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坚持党建带团建,始终把对团干部的培养、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及对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为学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海南师范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秉承传统,积极创新,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团学工作,此举显著提高了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建设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高师共青团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柏贞尧致开幕词。他说,本届年会将在延续历届年会的优良基础上,围绕高等师范院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开展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和探讨,在更高层次、更大层面提炼高等师范院校共青团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柏贞尧强调,应坚持“开一届年会,解决若干问题”的思路,继续建设好、利用好高师共青团工作研究会这个平台。
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处长李骥(左三)、 学校部副部长欧海敏(右一)、
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柏贞尧(右二)、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诚一(右三)副校长温强(左二)团委书记王华(左一)出席开幕式
学校部副部长欧海敏作了讲话。她认为本届年会是全国高师共青团组织立足新形势、谋求新发展的一次盛会,此次盛会对交流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扎实有效推进高师共青团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借此机会表达了几点祝愿:一是祝愿各校团委精诚合作,在顺应时代潮流中实现共识;二是祝愿大家同舟共济,在破解核心难题中实现共担;三是祝愿各位团干部互通有无,在整合优势资源中实现共享。
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处长李骥在开幕式讲话,对海南师范大学为承办此届年会所做的积极准备表示感谢。他指出,全国高师共青团组织应重视以下四项工作:第一,明确高师院校的地位及其使命感、责任感;第二,抓住2012重大契机实现高师院校中的文化转型,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建团”并建立完整的微博体系;第三,着力打造青马工程,培养学生骨干、青年教师、青年团干等;第四,不断深化、创新社会实践,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定位、功能及其职责。与此同时,他还建议全国高师研究会这个平台应着力打造品牌活动,加强研究,形成更多的合力。
开幕式结束以后,与会领导和来宾在图书馆门前进行合影留念。
上午10:00,研讨会在全国高师研讨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柏贞尧主持下继续进行。
海南师范大学张诚一副书记在会上致欢迎辞
会上,高师院校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团委书记何金辉、辽宁师范大学团委书记王维、湖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晏昱、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刘海春、海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王华分别做了发言。王华书记的发言主题是“弘扬榕树精神 培养责任意识 塑造新时期的优秀师范大学生”。他从海南师范大学的中心地标——大榕树讲起,讲了“榕树精神”、“榕树效应”,并着力指出学校创建大学生志愿者平台的思考与初衷、主要做法及其工作成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创新,海南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形成了“五化”(立体化结构、项目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服务、品牌化经营)的工作理念,制定了“五定”(定岗、定责、定班、定人、定标)的规范化服务,打造了“五大志愿服务品牌” 。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使志愿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明显提高,与社会上其他的高端服务形成了有效的互补,并为弘扬“榕树精神”,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新时期优秀师范大学生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午11:30,座谈交流会在代表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下午15:00,与会代表们围绕“高校共青团与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并投票选举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下一届年会。
全国高师共青团工作研讨会由全国35所高等师范院校共同发起,每年在全国高师院校轮流召开。它立足于高等师范院校办学特色和育人模式的共同点,致力于推进和深化高等师范院校共青团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是全国高师团干部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十年前,海南师范大学曾承办了第二届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