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青协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理念、拓展活动途径。11月20日,阳光和煦的日子,人文社科学院青协组织19名志愿者组成服务队,到三亚荔枝沟农垦干休所看望慰问退伍老军人。
据了解,目前,在农垦干休所的老红军、老干部有31家,年纪最大的有85岁。
志愿者们来到农垦干休所,三人一组,分队到各军属老人的住处,拿起扫帚、水盆、铁锹,帮助老人扫院子、擦玻璃,大家围坐在老人身边,了解他们的生活,并认真聆听老人讲革命传统故事,老人拿出珍藏至今的战争年代获得的军功章和全家福照片与年轻人一起重温过去的岁月。
八旬老太太豁达人生:心情愉快是长寿秘诀
原籍黑龙江的李存兰奶奶乐观豁达,现年80岁,老伴李爷爷83岁高龄,李爷爷在战争时期负过伤导致听力不便。两位老人身体依旧健朗,见到志愿者总是微笑着讲述自己的过去,奶奶还高唱革命战歌,讲到动情处,却也不禁热泪盈眶。
谈及昔日战火纷飞的岁月仍然记忆犹新,她说自己与老伴从南打到北、从北奔向南,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解放海南、放逐北大荒,都是从战火中死里逃生,那些日子刻骨铭心。
1960年,李存兰夫妇被调到海南岛,分在海南屯昌“中建农场医院”;1966年,在全国掀起的“四新运动”中,两人又被遣调到医疗设备落后的原自治州通什茶场医院,医术卓有见长的李存兰夫妇开始精心培养“赤脚医生”,两人培养的医生无数,栽培完有名的 “87年医世班”两人才退下岗位。
李奶奶总说,医生是一份光荣的工作,救死扶伤是一份责任,白求恩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医生。
李奶奶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孙子女也都循着两位老人的足迹从事医学,连女婿也是医师,大女儿李慧在北京协和医院、儿子李波在北京医院、外孙女蔡艳茹念的是深圳科技大学药物系。
李奶奶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她很爱养花种草,屋后的园子里种了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这里也是老人平时消遣活动的地方,浇花、锄草、剪枝、写文章,生活过的很有规律。
她告诉我们,人活着开心很重要,心情愉快就是长寿秘诀。
李存兰奶奶用十年的时间重拾自己的过去,《李存兰回忆录》于2006年10月完稿。
毅力抗战病痛 期许站起来走路
姚义辉爷爷,现年刚满56岁,原干休所所长。
三个月前,因为极力反对农垦干休所内违规乱建工程,惨遭黑恶势力迫害,脑充血导致瘫痪。
四个志愿者搀扶着姚爷爷从轮椅上站立起来做保健运动,爷爷两手扶住双杆,直立、抬头、挺胸、往上看,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爷爷嘴里总是含糊不清地嚼着话,“请到天涯海角来……”,奶奶告诉我们他在唱歌,最近听广播听到这首歌就一直学着唱。
有一小会爷爷突然不说话了,奶奶问:“怎么啦?是不是累的生气了,不高兴啊?”爷爷努力摇头,想说话,折腾了很久没说,眼里都急出泪花,好久才含糊地蹦出:“我,我不是不高兴,我想说话但说不出……”
奶奶说,其实老伴很坚强,以前战争的时候,每次身负重伤都可以咬牙战胜疼痛活过来。从瘫痪到现在他都没有放弃过,很配合医生的治疗,每次我扶他做保健运动,我知道他很想自己站起来,却使不上力,总是急的脸都泛红,自己看着心里难受。
感人事迹学生深受鼓舞
志愿者还与其他老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老人动情的讲述感动了在场的不少志愿者。文学同学表示:“作一名志愿者,为这些参加过革命的老军人服务,既是我们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实践,与他们交流更是我们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重温革命老军人用生命和鲜血筑起的丰功伟绩,我们应倍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为他人、为学校、为社会多做贡献。”
余娜同学说,听了老人们的感人事迹真的备受鼓舞,我们一定要学习老红军、老干部们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保持他们身上续延的顽强勇敢、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艰苦朴素、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奋斗。
(琼州学院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