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7日,由共青团海口市委、海口市林业局、海口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2018年海口市“青春共卫湿地”中学生暑期实践教育活动持续开展,来自海口市灵山中学、海南白驹学校和海口市长流中学的3支队伍分别走进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海口市五源河湿地公园,以湿地水质勘探和湿地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课题开展考察实践。
(湿地专家介绍湿地动植物情况 团海口市委 摄)
在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专家冯尔辉带领学生们参观红树林自然博物馆,并详细介绍了保护区湿地环境的基本情况,同时耐心地解答学生们关于湿地植物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充实其对湿地植物知识的储备。随后,学生们沿着红树林栈道仔细观察两边的水生植物,并详细记录下植物的外形特征、生态功能等信息,为之后的实践报告准备充足的素材。
(学生记录湿地植物外形特征 团海口市委 摄)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采集湿地区域内的水体,并用专业的仪器对其进行检测,最终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该区域的水体是否符合湿地动植物生长的标准。”湿地专家胡杰龙安排学生们分头行动,在五源河湿地公园的溪边、树干旁等不同区域采集水体并做好标记。随后乘车前往位于海南师范大学的水体检测实验室。学生们化身“湿地小科学家”,使用专业仪器对采集样本的PH值、盐度及溶解氧的含量进行测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湿地生态保护的兴趣和动力。
(活动合影 团海口市委 摄)
8月初,来自海口中学、海口市第一中学等3支队伍还将陆续前往各湿地公园围绕湿地水质调查、动植物分类等主题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并将与其他队伍共同参加8月底举行成果汇报会,各队伍的实践报告将在会上进行集中评比,最终产生的优秀实践小组将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巡回展示实践成果,分享心得体会,用实际行动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号召更多的青少年加入湿地保护行列,为海口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团海口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