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口市椰青号青年创业扶贫直通车活动抵达三门坡镇

市县动态> 海口 发布日期:2018-07-24

[打印] 字体: 分享到:阅读量:
微信扫码,分享转发

  7月23日上午,由共青团海口市委员会主办,海口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承办,四个团区委协办,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支持的海口市“椰青号”青年创业扶贫直通车活动开到了琼山区三门坡镇,海口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海口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秘书长徐明祯,共青团三门坡镇委员会书记王龙庆,第十届“全国致富能人”黄世杰出席了活动。

(致富能人黄世杰分享自身创业经验故事 团海口市委 摄) 

  活动伊始,农致协徐明祯秘书长对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和团十八大精神进行宣讲,并鼓励农村青年朋友们要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不断学习,锻炼过硬的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在接下来开展的农村致富能人故事分享会上,获得过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的黄世杰结合自身的种植花卉创业经历,从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青春奋斗创业和励志的故事,勉励农村青年朋友共同努力,寻找合作机会,为实现脱贫走向小康及促进家乡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青春行动”交流会现场 团海口市委 摄)

  在随后的乡村振兴 “青春行动”交流会上,直通车团队与农村青年朋友们交流分享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结合了三门坡镇实际种养殖情况,着重交流了荔枝、菠萝、养猪等产业的发展,运用政策、市场助力。

  23日下午,在共青团三门坡镇委员会的联络安排下,直通车团队参观了解了袁锡廉的凤梨种植基地、贫困户周甫伟的养猪项目以及黄昌裕的沙姜种植项目。凤梨种植基地面积广,有1100亩,据袁锡廉兄弟袁锡义介绍,基地种植的主要是口感比较好十七号凤梨,该产品销路较好,但其对种植技术、环境气候等条件的要求比较高,2015年之前,凤梨产量不高一直是个难题。之后基地引进新技术,在提高土地质量、解决凤梨泡水问题以及技术催生等技术问题上得到很大改进,由此提高了产量。如今由于各地凤梨产量提高,供过于求,市场销售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解决。直通车团队将对接相关市场资源给凤梨基地,帮助其畅通市场销路,后续将会组织协调种植专家,针对凤梨的泡水和催生等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指导。

  贫困户周甫伟一家五口人基本依靠夫妻二人养猪和、农作物零售和打零工的收入维持,养猪受技术限制,目前养猪的饲料、接种等都要向外购买,养殖成本增加,今年生猪价低,目前属于亏损状态。然而他的大女儿今年以好分数考上了长春理工大学,是励志的好榜样。

  针对贫困户周甫伟的情况,直通车团队与团三门坡镇委将促成其大女儿的大学助学金申请,海口农商行鉴于其良好的还款能力和信誉将尽快落实二期小额贷款。同时将微贫困户的女儿介绍在长春上学的学长学姐认识,加入微信群,先行了解长春的大学生活,并将开学相关事宜为其女儿提供咨询,帮助她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在之后将会对她的校园兼职生活提供对接指导,对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直通车团队最后一个走访点是黄昌裕的沙姜种植地。据介绍,他共种植18亩沙姜,三门坡镇优质的土壤为种植保存期长的沙姜提供了可能,也增大了竞争力,黄昌裕种植的沙姜1亩就能有5000斤的产量。

(实地走访 团海口市委 摄)

  但沙姜容易患感染性的叶斑病,目前技术尚不能根治,只能移除病苗。黄昌裕通过自学及咨询摸索出了自己的种植方法,此外,他还种植了槟榔、荔枝,他期望自己未来的发展能和家乡旅游开发结合在一起。这位有想法的青年向我们展现了致富带头人勤学勤劳的品质。直通车团队表示,像这样有想法有干劲的农村青年,非常欢迎他加入到市农致协的队伍当中来,并鼓励他继续发扬农村青年优秀的品质,并对他产业后续的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海口市“椰青号”青年创业扶贫直通车活动是共青团海口市委员会为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助力精准扶贫的一项品牌活动。本期创业扶贫直通车抵达三坡镇,走访脱贫的贫困户1家,致富带头人2家。直通车活动还讲继续深入各个乡镇,为农村青年的产业把脉号诊,有效引导和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脱贫致富,提供创业服务资源和搭建项目推介平台,多举措助力精准扶贫,真正成为农村青年身边的贴心伙伴。

  来源:团海口市委

编辑:海口


Baidu
map